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優質書系列 – 教育(四)

哥林多後書 5:7 
因我們行事為人, 是憑著信心, 不是憑著眼見.
卡爾.威特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決定於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於出生後到五六歲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

公元1999年4月7日,一封來自哈佛大學的特快專遞送到四川成都劉亦婷的媽媽劉衛華手中,這一消息經過當地媒體、英特網和新華社通稿,迅速 ​​傳遍全國,引起一陣轟動,在向全國父母傳授劉亦婷成功的秘訣時,她媽媽盛讚那本作為她指南針的《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每天從雜誌社下班回來都要讀到深夜......許多父母已經按書中的方法培養了數百個中國早慧兒童。劉亦婷被幾所世界名校所看中的優秀素質,也是用該書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礎。那會兒,我根本沒想到,由哈佛圖書館裡的孤本藏書所傳播的教育思想,最終會把劉亦婷引向哈佛”無獨有偶,歷史上溯100年,在美國,與劉亦婷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

為了儘早發揮孩子的能力,應當怎樣做呢?老威特根據自己教育兒子的經驗提了,早教孩子語言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語言是我們接受知識的工具,沒有這個工具我們就得不到任何知識。我們人類之所以優於其他動物而取得今天的進步,就是因為使用了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語言。因此,如果孩子不及早掌握語言,也就不能很好地發揮其能力。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能力,必須儘早讓他們掌握語言工具。

在孩子剛會辨別事物時,就開始教他說話,這是威特父親教育孩子語言的第一步。且看老威特在書中的育兒記錄:
  比方說,我們在兒子的眼前伸出手指頭,兒子看到後就要捉它。剛開始時由於看不准,所以總是捉不到,最後終於捉到了,兒子非常高興,把手指放到嘴裡吃起來,這時我就用和緩而又清晰的語調反復發出“手指、手指”的聲音給他聽。
  就這樣,在小威特剛剛有了辨別能力時,他爸爸媽媽就拿很多東西給他看,同時用和緩清晰的語調重複東西的名稱。沒多久,威特就能清楚地發出這些東西名稱的音來了。
  在教孩子語言時,老威特總結了一些十分有用的方法,我們將之歸納如下:
  詞彙的啟動從身邊的實物開始。我們學習外國語,不多記單詞是不行的。但是想要多記,卻往往勞而無功,很快就忘掉。有一個時期,老威特也把韋伯斯特的袖珍小詞典揣在懷裡。從頭背下去,但是隨記隨忘,並沒有多效果。要多記單詞,還是應當多讀有趣的書,在閱讀中記住書上的單詞。同樣的道理,為了豐富孩子的語彙,只是填鴨式的硬灌,非但達不到目的,反倒有害。
  教孩子說話,確實是很難的,如果不很好地下點功夫就教不好。但是威特的父親卻做得非常出色。他通過與威特談論有關飯桌上的器具,室內的擺設、院子裡的花、蟲等,巧妙地教他新單詞的發音和詞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