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優質書系列 – 財富管理(二)

詩篇 90:12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企業之間,互相併購的情況司空見慣。而收購的方式更層出不窮,投資者必須仔細研究這些花巧百出的收購手法,方能領略箇中端倪。

一般傳統的收購方法是由提出收購的公司把被收購的公司買入,成為自己一部份。而近年隨著財技的日新月異,發展了另一種嶄新的收購形式 – 反向收購(Reverse Takeover)。今日在此為大家略作介紹。

反向收購的形式,是由被收購的公司反過來向提出收購的公司或投資者大量配予新股,使本來被收購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量,因而被攤薄。而被配予新股的一方,反因持有更多股份,倒變成了大股東。

說穿了,其實這只不過是借殼上市的一種技倆而已。

近年最燴炙人口的一樁反向收購事例,可算是 99年盈動收購德信佳那一次的買殼交易了。當時德信佳以五成四的折讓價配售約220億新股予新加坡盈科及20億股予盈科控股。

經大量發行這批新股後,德信佳原有大股東的股份被攤薄至微不足道,於是李澤楷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德信佳的大股東。

當時這個收購消息一經落實,德信佳的股價單日便飆升了十二點五倍,創下港股單日最大升幅記錄,其市值則由四十多億元增至六百億元。

一日之間,德信佳這間本來屬於三、四線的蚊型上市公司,一躍便成了全港第十一大上市公司。

經此一役,德信佳控制人黃鴻年個人投資的幾個億,即升值為幾十億。而李澤楷更有如變戲法般,將他口袋裡一間只值三億多元的殼公司,搖身變成市值數百億元,足與擁有悠久歷史的大型藍籌上市公司一較長短。

德信佳其後正式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股價更於往後數月間,輾轉一度升至二十五元,接近二百倍之多,在當時締造了一個千億傳說……

想要成為富人,就要嘗試站在富人的一方思考,當大家都在拼命預計股票的短期漲跌之際,可能都已忽略了那些真正長遠使股票升值的線索。

當然,話分兩頭,每每於一只股票急升時,最終的大輸家都是那班拼命於高位追貨入市的散户。所以,當投資者每遇市況不明朗而出現極大波幅時,宜採用進可攻、退可守的分段買入或沽出的策略,避免一次過將所有金錢投進於同一股票當中,或一次過將所有貨全部沽出。那麼,於股價下跌時,尚有餘錢可買些便宜貨。相反,於股票不跌反升時,亦不至於因恐懼早已沽清手上所有貨,而錯過了一個可觀的升幅。


多明白,多學習,就會使人看透實情,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夢想!沒有夢想,又怎能實現夢想?

沒有留言: